乐话中西——黄屹总监执棒KSO携手陆轶文、沈洋、龚爽共叙《对话》音乐会

编辑:发布时间:2024/04/22浏览人数:1097人

雨生百谷,万物增色。成立于2010年的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一直以精湛的艺术水准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春雨般浸润着春城,给万物添上多彩的声色,装点着城市的文化生活,为观众带来了无数场美好且难忘的音乐盛典。

2024年4月19日正值谷雨,是一个带着对夏天的热切期待,向春天深情回眸的节气。在这承前启后的谷雨之夜,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于当晚《对话》音乐会开演前,在云南省大剧院多功能厅内举行了2023-2024音乐季“艺术总监见面会”,以此答谢乐迷对乐团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厚爱。


在见面会上,昆明聂耳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黄屹通过回顾精心策划的八个音乐季,向乐迷们介绍了乐团坚持以国际视野走职业化道路的发展定位、致力于以交响音乐民族化为己任的使命担当;介绍了乐团守望着云南热土、秉承着对聂耳精神的实践而着力打造“云南的骄傲”的系列音乐会,近年来不断创作推出反映云南人文风貌并深具影响力的新时代交响乐精品。最后,黄屹总监与乐迷们一起畅想了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未来发展的愿景,并再次向广大乐迷们发出6月21日乐季闭幕式前“艺术总监见面会”的诚挚邀请。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自2016年起,以国际化、职业化的策划理念与运营思路倾力打造音乐季,并不断地提升音乐季的艺术品质和社会影响力,特邀国内外顶尖艺术精英加盟,在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舞台上展示世界级的音乐风采,为观众们带来了许多次中西文化交融的音乐盛宴,使昆明聂耳交响乐团音乐季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传播高雅艺术、普及交响乐的重要平台,赢得了极好的社会反响。八年以来,音乐季的策划不断融合经典与创新,持续秉持文化传承与精神价值传递,彰显出乐团追求艺术高峰的决心。



     在2023-2024音乐季中,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更是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先后成功上演了“华乐之声”“中国故事”等音乐会,以“聂交人”独有的浪漫情怀,不断向观众述说着他们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挚爱,赢得了观众的高度赞许。当晚20:00启幕的《对话》音乐会上,由黄屹总监执棒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携手著名二胡演奏家陆轶文,低男中音沈洋、女高音龚爽三位杰出艺术家,以强大的阵容隆重演绎中西方多个时期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共叙文化交融的奇妙之美。


音乐会由我国著名作曲家王丹红创作的两部优秀的当代音乐作品开篇。王丹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她的作品以其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旋律和恢宏大气的曲风而深受喜爱,作品涵盖了民族管弦乐、交响乐、舞蹈音乐、影视配乐等各类音乐体裁。在民乐方面,王丹红的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现代音乐语言,展现出独特的东方韵味,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也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很高的评价;在交响乐领域,王丹红的作品以其宏伟的气势和深情的内涵而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为推动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王丹红创作的芭蕾组曲《花一样开放》以“苗族飞歌”为音乐的核心主题贯穿始终,是一部以新时代扶贫建设为题材的交响乐作品。王丹红曾表示:“交响乐创作与民族风格的结合,用管弦乐的‘调色板’去描绘苗族的山、苗族的水,这是一场技术的较量更是演绎的突破。”

作为这部作品的首演指挥,黄屹总监展现出对音乐结构的深刻把握,以及对旋律线条和节奏变化的敏感处理。在他的指挥中,乐团通过精准的节奏掌握和丰富的动态变化,成功地将王丹红的音乐想象转化为了生动的听觉画面,无论是柔情的双人舞段落或盛大的苗族歌舞场景中,整个乐团都能够保持统一的风格和情感,又不失对传统苗族歌舞乐韵味的准确把握,展现了乐团的自信与创新并存的精神。黄屹总监带领乐团艺术家们精心雕琢着每一个音符,使得整部作品既如同盛开的花朵一般充满生命力,也向观众传递出一种春天般蓬勃向上的力量,鼓励人们不惧挑战,要像花儿一样保持坚韧不拔的品格,去追求更加美好幸福的未来。



《阿曼尼莎》是作曲家王丹红创作于2015年的二胡协奏曲,为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委约作品,挑战性难度不言而喻。陆轶文是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与文华奖的双金奖获得者,作为杰出的二胡演奏家,她的演奏技艺精湛、音乐表现自然流畅,舞台感染力强,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陆轶文演奏的《阿曼尼莎》,更像一场深入的灵魂对话,向观众娓娓道出古老的故事,传递着东方的情感与哲思。交响乐队的加入,则带来了更为丰富的音乐色彩,两者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音乐的叙事框架。随着音乐的推进,二胡的激情演奏与交响乐队的磅礴气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和谐统一。陆轶文的二胡演奏如歌如诉,而交响乐队则像是在回应这种情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共鸣。无论是作品中大量融入的十二木卡姆旋律以及韵律,还是模仿萨塔尔的声腔、热瓦普的独特音质以及弹布尔的跳把尾音,都被陆轶文以来精湛演奏技术表现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她与黄屹总监带领的大乐队共同创造了一个既具有东方韵味又不失西方严谨的音乐世界,为我们展示了音乐作为一种无国界语言的无限可能,令人无限回味。




如雷的掌声后,陆轶文加演的二胡名曲《空山鸟语》展现了她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传统音乐现代诠释的能力。在演绎中,陆轶文不仅忠实于作品的精神内涵,还融入了个人的风格以及当代表达。她的指法、弓法精准而流畅,控制力极强,使得每一个音符都饱含情感而又清晰传达。她将《空山鸟语》中的静与动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山林的幽静,又不失鸟鸣的灵动。这样的诠释不仅体现了她对传统音乐的尊重,也彰显了她作为二胡艺术领域极具演奏实力的青年领军人物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坎迪德》序曲是一部层次丰富、节奏明快的作品,展现了作曲家伯恩斯坦高超的创作技巧,也是常被上演的管弦乐曲之一。在黄屹总监的指挥下,乐团交织出凝练而富有弹性的音乐张力,展现出一种戏剧性的紧张感,准确地捕捉到了作品的节奏脉动和幽默情绪,给予观众无尽的愉悦和想象空间,极富感染力。



著名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以其深沉而富有表现力的声线,在国际音乐舞台上铸就了非凡的艺术成就。2007年,他荣获英国BBC卡迪夫世界歌唱家大赛金奖后一举成名,他的艺术歌曲演唱尤其受到推崇。作为一位活跃在当代音乐界的低男中音,沈洋不仅将西方音乐传统发扬光大,同时也致力于推广中国艺术歌曲,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沈洋在《微笑》的演唱中,保持一种宽缓的节奏,这对维持歌唱张力其实是一种挑战。沈洋不仅展现出了高超的歌唱技巧,同时也用他深沉而富有流动性的声线完美地诠释了歌曲的内涵,黄屹总监带领的乐团呈现出20世纪30-50年代美国爵士大乐队时期的复古质感,令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Live House与Opera House的融合空间之中,乐团艺术家在迥异的音响造型和风格中游刃切换,既展示了乐团精湛的艺术水准,也让观众感到欣喜;沈洋在演唱《多么美妙的世界》时,展现了他对歌曲深度的理解,他的演唱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信服,还略带俏皮的趣味,赞美了生活的美好与奇迹,实现了庄谐并重的艺术境界;在演绎《Fly to the Moon》时,沈洋的声音温暖而富有磁性,把歌曲中的浪漫、梦想与深情完美地传达给了观众。在梦境的辽阔天地里,我们以梦为马,追逐着永恒的浪漫与对宇宙奥秘无尽的探寻。在寂静的星际中,愿那熟悉的旋律为人们带来慰藉:“Fly me to the moon, let me play among the stars”(带我飞向月球,让我在星际间遨游),让世界知道,曾有一群艺术家在今晚奏响过梦想的乐章。



 在观众激动的喝彩声中,沈洋加演了两首中国艺术歌曲:《踏雪寻梅》与《花非花》。沈洋的演唱充分展现了中国艺术歌曲的人文内涵,他的声音质感与情感投入都恰到好处地诠释了歌曲的文学价值和美学特色,向观众传递了中国传统诗词的韵律美和深邃意境。更重要的是,当晚他与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合作共同推动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与传播,为传统艺术形式的现代演绎树立了典范。



黄自是中国第一代作曲家代表人物之一。《怀旧》序曲展现了作曲家对逝去之人的追忆,被后人誉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部里程碑作品。黄自的《怀旧》序曲在音乐语言上展现了中西合璧的特色,作品中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五声音阶和旋律特点,同时结合了西方古典音乐的和声体系与曲式结构。这种融合不仅体现了黄自对传统音乐的深厚感情,也展示了他对西方音乐理论的精湛掌握。

黄屹总监在指挥《怀旧》序曲时,对作品的整体结构有着清晰地把握。他准确地捕捉作品中的每一个转折和高潮,他的指挥下,作品既有层次感又不失连贯性。这种对结构的精准把握,为观众提供了清晰的脉络,使观众可以更好地跟随音乐的情感走向,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黄屹总监在指挥《怀旧》序曲时,还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他将中国的传统音乐韵致自然地融入指挥中,使得这部作品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同时,又增添了一份独特的中国气韵。这种跨文化的演绎方式,不仅丰富了《怀旧》序曲的音乐内涵,也体现了黄屹作为一位国际指挥家的广阔视野。黄屹总监带领乐团对作品的深度解读,呈现了一个音乐的世界观,让观众在乐话中西的语境中,感受到了音乐无界的和谐之美。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龚爽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而广受赞誉,曾获得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金奖等国内声乐比赛及电视节目大奖,拥有扎实的音乐基础和丰富的表演经验。她的演唱风格跨越了古典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等多个领域,游刃有余地演绎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

龚爽在演绎《在水一方》时,声音清澈纯净,如涓涓细流般自然流淌,将对歌曲意境的把握和情感的细腻传达完美结合。她的歌声与乐团的演奏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富有张力的音乐对话。在黄屹总监的帷幄中,大乐队不但没有掩盖她的声音,反而让她的演唱更加突出,更具有穿透力。她的声音在乐团恢宏的音响中穿梭,既有力量又不失柔美,展示了她作为一名女高音歌唱家的独特魅力和对作品的深刻诠释;在《三月桃花开》的演唱中,龚爽的歌声更充满了灵动和生命力,恰似春日里绽放的桃花,带着自然的芬芳和生机勃勃的活力,每一句歌词都饱含着春天的气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眺望》以其深情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当代作曲家刘聪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歌曲通过细腻的音乐描绘,将大海的辽阔与海风掀起的波浪形象化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更深层地传达了两岸同胞隔海相望,渴望早日团圆的美好愿景。龚爽的深情演绎,为《眺望》注入了生命力。她的声音如同海风般清新而有力,又如海浪般温柔而坚韧,完美地诠释了歌曲中对家国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在她的演唱中,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承载着对海峡对岸亲人的思念,每一次音高的跳跃都像是心中跳动的希望之火。乐团精准而富有层次的演奏,不仅为歌曲增添了宏伟的背景,也为情感的表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在管弦乐的交相辉映中,观众仿佛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海峡的深情,以及对于和平与团圆的强烈渴望。在龚爽返场加演的《灯火里的中国》,更是将现场观众的家国情怀推向了极致。《灯火里的中国》无疑与《眺望》形成了情感上的呼应,从对“家”的深情眺望转为对“国”的豪情歌颂。




当最后一个乐音消散,热情澎湃的掌声与喝彩声溢满了整个音乐厅,当晚艺术家们以卓越的才华打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的心。

谷雨弄晴,百卉含英,《对话》音乐会如同这个时节的深意,蕴藏了雨润万物的惊喜,如一道光,照亮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也照亮了音乐无界、文化互鉴的道路,同时也照见了文化的力量。



本期撰稿:冯薇薇

注: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69